新闻动态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电话:010-58804106, 010-58803145(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1:30,14:00-17:30)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公众号
新闻动态
总第131讲 京师人文宗教讲堂“儒学系列(三十三):儒学与中国传统家训家风
2019-04-22

     2019年4月13日,“京师人文宗教讲堂”儒学系列讲座第三十三讲“儒学与中国传统家训家风”在图书馆三层学术报告厅开讲。本次讲座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徐勇主讲,来自北京高校的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100余人聆听了讲座。

主持人朱小健教授介绍主讲人
 

      徐勇教授首先给大家讲解了家训、家风及其关系,并从内容、形式和性质三方面详细讲解了家训的深层内涵。徐教授认为家训是父祖长辈对子孙后代的训教,是前者为后者制定的立身处世、居家治生的原则和教条。家风则是一个家庭的风气、文化和传统,是一个家庭长时期历史沉淀的结果和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徐教授总结道,家风表现为隐性的耳濡目染,而家训表现为显性的耳提面命。家风的形成有赖于家训,好家训形成好家风,好家风成就好家庭。

徐勇教授

 

      接着,徐教授为大家分析了传统家训繁盛的原因。家训的繁盛与中国传统社会的特征有关,可以说家训是中国宗法社会、家族制度的产物,与中国传统社会政治上自治、经济上自给自足、文化上自我认同的特点紧密相关。家训强化了同族宗亲的认同感,维持着家族内部的秩序和和睦,激励家族子弟保家亢宗的努力,从而保证家族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最后,徐教授通过梳理和讲解家训的发展与类型,提出家训社会化的根源乃是传统儒学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

     本次讲座内容详实脉络清晰,学术性与趣味性兼备,深受听众喜爱。在互动环节中,针对听众提出的“家训、家风如何在现代社会进行传承和延续”“如何查找家谱”等问题,徐教授给予了耐心详细的解答。

互动环节

 

下期讲座预告

       儒学系列讲座(三十四)

题目:孟子、《孟子》与孟学

时间:2019年4月27日(周六)上午9:00-11:30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 图书馆三层学术报告厅

主讲: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张奇伟

Copyright © 2017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