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营员们来到了本期体验营的最后一站——素有“天下第一奇山”美称的黄山。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后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改名“黄山”。它成为本期体验营的重要一站,原因却并不仅仅在于坐拥“奇峰、怪石、云海、温泉”四绝的美景,更在于它与中华文墨的不解之缘。
民国时期老墨(图源:网络)
黄山属古徽州辖区,也是是秦晋时期新安郡所在。闻名遐迩的徽州松烟墨,最早便是以黄山松为原材料制成。峰峦叠翠的黄山和秀美灵动的新安江,为书画家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与素材。明末清初,诸多徽州山水画家师法自然,将中国山水无尽的情趣、韵味与品格生动地表现在尺幅之间,形成了中国绘画史上著名的新安画派。
在导游的带领和讲解下,体验营一行以双脚丈量黄山之高峻,用双眼记录黄山之奇美。远处是横空峰峦,脚下是浩淼云烟,美不胜收。营员们冒着细雨前行,将诸多黄山著名美景“一网打尽”:天都峰、鳌鱼峰、光明顶、飞来石、始信峰、迎客松、黑虎松、连理松、龙爪松和探海松……虽然天公不作美,体验营一行没能欣赏到云海,却也饱览奇松和怪石之美。
云谷索道外初见黄山
历代摩崖石刻
仙人指路
像不像一只鳌鱼?
“猩猩相惜”
黄山光明顶≠明教总坛
黄山气象站
传说中的迎客松
凤尾松
“苍龙之爪”龙爪松
连理松
黑虎松
一路雨势忽大忽小,坡陡路段台阶湿滑,狭窄处仅容一人通过。营员们握紧沿途安全栏杆,小心前行。远处是横空峰峦,脚下是浩淼云烟,山中流岚不时飘过眼前,仿佛抬手就能掬起一把云雾。但雾气太大,几乎将“梦笔生花”“猴子观海”等景观遮了个彻底,营员们不得不稍稍驻足,抓住云雾稍淡的那一刹那按下快门,捕捉大自然给黄山的恩赐。
云雾中的天都峰
坡陡路窄
浩浩荡荡的登山人群
营员们向一线天进发
“黄山美不美?” “美!”
傍晚,营员们依依不舍地离开黄山,乘大巴前往屯溪。品尝了地道的徽菜,欣赏着京剧的前身、韵味悠长的徽戏,一整天的疲惫也似乎得到了缓解。
徽剧《水淹七军》
本日行程的结束,意味着营员们即将迎来本期体验营的结营式,尽情分享体验营一路行来点点滴滴。预知大家感悟如何、收获几多,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