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致辞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电话:010-58804106, 010-58803145(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1:30,14:00-17:30)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公众号
院长致辞
南北古今的中华大动脉——许嘉璐院长在“第七期海峡两岸大学生文化体验营”开营式上的讲话
2018-01-30


 



许嘉璐院长

非常高兴来参加运河文化之旅的开营式。有关大运河的历史、文化,刚才各位领导和专家已经讲了很多,从今天起同学们还要亲自体验。要了解天下事,还是要行万里路,用自己的“体”,也就是那颗心去体会验证。
       刚才庆正先生提到他祖父在台儿庄英勇抗敌的事迹,他的一番话让我眼睛湿润了。我曾经两次去台儿庄,那是先辈们用血肉之躯捍卫中国尊严的地方。台儿庄之战后,只剩下一片瓦砾。这一次你们将要看到的,是一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片瓦砾怎么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因为近些年来台儿庄已经重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各国许多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只有两处是毁而复建的,复建的每一个巷子、房顶、楼门都和原来完全一样。老华沙,即现在华沙市的老城,就是其一。他们复建比较容易,因为老华沙所有市容的图纸在二战时并没有毁掉。而积贫积弱的中国没有这种档案,是台儿庄的领导、专家和民众想尽办法,几乎搜遍了世界可能存有与台儿庄有关资料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基本上凑齐了毁灭前台儿庄的图景。你们将去看到的新建筑就是逼真的七十多年前的台儿庄。庄里也保留了一些枪炮在残存的墙上留下的弹孔,在那些墙前可以令人感到时光的停滞,当时惨烈的情景恍如昨日。

当地居民跟我说过一件事情。复建的时候,清理一座城门瓦砾,赫然发现瓦砾下有两名国军的遗骸,侵略者的刺刀仍然扎在他们的胸膛骨缝里。那一刻,全场肃然,一起静默致哀。后来,台儿庄为这两位英烈举办了类似国葬的全城祭拜安葬。

刚才庆正先生讲话的时候,我心里在翻腾。的确像朱小健教授所说,我们的先辈是用自己的生命捍卫这块国土,捍卫我们的文化。是的,我们处在和平时期,历史的、未来的责任应该由年龄最小的同学到最老的同学一代代承担起来。在座的最老同学大概就是80岁的我了。现在坐在这个大厅里的至少是三代人,我们没有理由中断历史和未来。传承是要靠人的,同时要借助于“物”来表“心”、达“神”。这就是我们举办海峡两岸大学生文化体验营的想法与理据。在台儿庄短暂的停留不会让我们此行的欢快永远蒙上一层哀泣的云雾,但是会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和激励。

有关运河,它的伟大、它的美妙、它的深邃、它的永恒,前面很多的老师、嘉宾、专家都讲了,我想在他们讲的基础上,说说我个人的体悟。

同学们从北京南下会途经的一个重要的运河节点——淮安,我就是淮安的老淮安城(现为淮安区)人。作为一个运河边上的人,从小听着运河的故事,年长了再亲自反复体验,我就说说由淮安想到的一些超越了具体的山、水、人、物的东西。

关于运河在人类历史上的和当今时代的价值,我想用四个“最”字来说明。第一、历史最悠久。就像郭瑾瑾同学所说,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了邗沟(有两个正规读音,一个是qiónɡ,一个是hónɡ唯独到了运河边上特别是淮安一带就读为hán);从那时起,直到元代至正元年还在不停地开凿、修葺,这岂不堪称历史最长?第二、里程最长,全程1894公里世上无二。第三、开凿的技术是世界上所有运河最难的。公元前三世纪,我们也有几项伟大的水利工程,希望将来同学们有机会也去看一看。例如广西的灵渠,秦始皇时代开凿的,难度极大靠技术创新才能完成。又如四川的都江堰,有些技术问题至今令人难以想象。再一个最,是实际效用最大。世界古今历史上所有的运河,包括亚述海公元前三世纪开凿的一条小运河,勉强可以算是“最”老的之一,但和我们至今还在使用的京杭大运河是无法比肩的。这“四个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极高的智慧和伟大创造力。运河在现代生活中,确实作用没有古代那么大了,但是从公元前五世纪直到今天还在活跃着,全世界独此一条。现在的京杭大运运河仍然发挥着补充南北货运的作用

大运河给中华民族的贡献中,最明显的是为古人提供了最快捷的运输,迅速盘活了全国经济,促进了南北东西人文交流和融合,当然还便利了军力的调配、改善了农田灌溉。单霁翔馆长所说的“紫禁城是从运河漂来的”,实际暗喻着中国历史上多个王朝和国家的一统离不开运河这条大动脉的支撑。从唐代起,军饷、宫里宫外的奢侈生活,都离不开大运河。现在北京城东还有皇家仓储的遗迹,例如禄米仓、海运仓、南新仓、北新仓等。隋唐国都在陕西,物资要通过运河再转到别的河流(例如淮河)北上。简言之,如果没有大运河,不但建都于北方的政权很难维持,而且南方以至东部地区都可能分裂出去。

       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刚才朱小健老师也突出地说到了这一点。郭瑾瑾同学发言中提到齐鲁文化、江淮文化、吴越文化,其实还有岭南文化、秦岭文化、巴蜀文化、草原文化等,中华文化内部板块之间的往来都离不开运河,换言之,在大运河上流淌的,除了可见的物资、人员,还有潜藏在其中的中华民族南北东西的文化。如果没这条河,在沿岸和周边地区人民日常生活里所挟裹的文化也就难以扩散到四面八方。可能正是这种文化流动便利了文人往来,也使科举制度(被许多西方学者称之为中国人在“现代化”前的巨大发明)在全国范围内迅速覆盖巴蜀文化的金沙遗址中,居然发现了河姆渡文化的标志性文物——玉琮。人们猜想,可能是中华文明初露曙光时期河姆渡人通过运河以达长江,逆流而上带到蜀地的。这是否可以作为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的一个佐证?
       大运河还便于军事部署。国家大,边防重,大运河是最早的军民两用设施。用船运兵,应该不比爱琴海晚,区别只在于运河是内河。
       运河促进了全国经济、文化、军事、人员的统一,构成了一个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和文化。读书人常常爱发思古之幽情。我曾设想,那时,开凿、维护时使用的是木、石、铜、铁制的笨重工具。开凿大运河,祖先们费了多大的力量?做出了怎样的牺牲?大西北、大西南、东南、东北和中部一统观念形成,牢不可破,多少人为了捍卫国家民族的一统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在这一历史传承中,大运河起到主动脉的作用,向中华民族全身输送营养,输送氧气,养育了灿烂的文化。我爱大运河,并不只因为我是运河边上的人。也因为我理解到,为什么到清代,漕运总督府总督的官阶是从二品,按今天的话说就是“副国级”,因为掌管守护大运河太重要了。
       最后我想嘱咐孩子们:第一、注意防暑,因为秋后有一伏,北方称之为秋老虎。第二、沿途有吃不尽的各地风味小吃,千万注意伤肠胃、水土不服。第三、希望今后海峡两岸大学生文化体验营继续办下去,也欢迎年龄较小的同学参加。

       祝你们一路玩得好,看得好,吃得好,交谊好,一路顺风。

Copyright © 2017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