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电话:010-58804106, 010-58803145(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1:30,14:00-17:30)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公众号
新闻动态
致敬国学:第三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高峰论坛 “中国教育:从传统文化寻找突围之道” 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2018-06-27

​           2018620日下午,致敬国学:第三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首场高峰论坛——“中国教育:从传统文化寻找突围之道”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本次活动由岳麓书院、凤凰网、敦和基金会和一点资讯联合主办,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特别支持。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会长朱小健,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世界汉学研究中心主任龚鹏程,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发起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院院长朱汉民,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中心主任徐勇,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孔阳国学工作室创始人朱翔非等教育专家同台论道,从多方面探讨中国当代教育中的问题,尝试从传统文化中找寻教育突围之方。其他专家学者、来自社会各界的听众以及媒体等共100余人参加了活动。

朱小健教授致开场词,指出大学是教育的专门机构,师范大学以教育为分野,本次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顺理成章。论坛主题中“突围”二字说明中国教育在当前取得进步的同时,“困局”已存。解决问题的一个思路是去问问中华传统文化。许嘉璐教授曾提出“以学术为基础,以历史为背景,以人民为中心,以创新为化古”,即与讨论主题相合。“国学”是研究中华文化的学术,其本质即“学术”;做教育应当把传统文化当中关于教育的经验、理论和实践放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去考察;以人民为中心是教育的本质需求,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追求;以创新为化古则是教育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朱小健教授致开场词

    龚鹏程先生发表题为“重新认识中国教育传统”的主旨演讲。从教育体制等方面描述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区别,揭示现代教育的问题,指出需要学习的优秀教育传统。近代以来的中国教育在富国强兵的要求下逐渐形成国家主义、实用主义的倾向,偏离了原本的教育宗旨。现代教育应当学习以经典为核心的传统通识教育,推行通识精神,培养以天下为己任、能够掌握历史和具有未来眼光的人才。现代学校教育要借鉴古代的礼乐、射御和书数等“六艺”的教育内容,使学生全面发展,不应是偏重于培养专业化的技术型人才的分科教育。龚鹏程先生还指出,现代教育在经费、效果以及师道之尊等方面远不如古代教育,现代教育只有更多地与古代教育的精神、做法进行结合才能“回春”。

龚鹏程先生作主旨演讲

圆桌论坛环节中,朱汉民先生、杨东平先生、徐勇先生和朱翔非先生围绕“中国教育能否从传统找到解围之方”主题,从现代教育面临的困境、传统文化对于当前教育的意义等方面进行深刻探讨,圆桌论坛环节由凤凰网文化中心总监、国学频道主编柳理先生主持。

圆桌论坛环节

朱汉民先生强调,当前教育在普及化、设施改善等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新的教育制度建立在富国强兵的基础上,强调科教兴国的过程中片面突出了科学主义,传统人文主义精华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导致教育出现一系列问题。科学主义愈盛行,愈需要强调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成人”之教和现代教育理念追求的目标是相吻合的。要去挖掘传统教育的精华,将其和现代教育嫁接起来。国学教育是做人的教育,是知行合一的,不是在课堂上就能完成的,很多国学教育发生在生活中。现代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国学教育应该借助现代科技与网络的发展。

杨东平先生指出,近代以来,中国教育发生诸多流变,现状不容乐观。现代教育最大的问题是,教育偏离了基本的树人、育人的宗旨。教育若丧失了人格养成、个性发展和化民成俗等基本功能,将“失魂落魄”。要重新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育的品质与规模密切相关,现代基础教育长期追求效率优先,教育质量大打折扣。当前教育的发展无需过度担心已经“变”了的教育和学习环境、学习工具等因素,而应关心“不变”或发生“渐变”了的传统文化,使其能够在快速变革的时代中保存和传承下来。传统文化教育应该与时俱进,进行技术或者方法上的变革。

徐勇先生认为评判中国教育应以未来为根本出发点,因而现代教育是超越和变革的对象,做教育应有未来意识和长远的眼光。传统不是时间段的概念,它强调的是延传。中国教育的发展是传统不断蜕变、更新的过程。传统教育规模小,师生朝夕相处,教育氛围好。现代教育应当向传统教育学习,小班化教学应成为未来追求的目标和趋势。解决教育问题不能功利化,要从容不迫。把传统文化教育变成中小学的必修课,成为“正餐”而非“点心”,解决师资问题,这将对未来教育产生极大影响,但不能过度渗透。同时不宜过早将评价体系纳入传统文化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而非为考试而学习。

朱翔非先生指出,当前教育处于危急的关口。传统文化的学习不应只是某一群体而应是整个社会学习的任务。真正儒学的学习应该能起到感召全社会的作用。师资培养和投入问题是解决现代教育问题的当务之急。未来的传统文化教育还面临着很多挑战,传统文化的学习要提高到国家和全社会重视的层面。

论坛上,主办方之一一点资讯公布了《国学青年阅读大数据报告》,揭晓了“国学青年”城市TOP5、国学青年最爱的诗人等亮点内容,从多维度对国学传播进行了全新解读,具象地展示了青年人对国学内容的关注程度。

    本次活动由凤凰网全程直播,近82万人次在线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20余家媒体出席活动并报道。

 

Copyright © 2017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